聚合全球资源与市场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27日介绍,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10周年,10年来有效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与东盟进入了经贸合作的黄金时期,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
李成钢当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今年1至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4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李成钢介绍,下一步,双方将从三方面加强合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抗疫合作,保障抗疫物资供应畅通,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持人员往来和物流畅通。
二是推进经贸务实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进一步对接,加快地区经济的复苏进程,拓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合作领域,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进程,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动RCEP年内如期签署。
_—— 什么是"RCEP"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它是由东盟国家首次提出,并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是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若RCEP成功,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2017年以来,始自2012年的RCEP谈判进程开始全面“提速”。16国已完成了7个章节的磋商,谈判任务完成度提升到接近80%。一些基于规则的章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2018年11月14日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RCEP是基于WTO规则基础上更高水平自贸协定的区域合作协议,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这一协定的达成,有利于区域各国向世界发出积极信号。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声明称“其中十五个成员国已经结束谈判并启动了法律文本审核,期望能够在2020年签署协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