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邦

网站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联系电话:15828337211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

认知和财富共成长

缅怀大卫·斯文森,一代传奇落幕
2021-05-07 16:45:07

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投资大师大卫·史文森 David F.Swensen 于5月5日因肾癌去世,享年67岁。

斯文森1980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早年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曾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后应恩师之邀于1985年出任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并在耶鲁大学商学院教书育人。在史文森管理基金之前,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表现平平,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跟其它大学捐赠基金一样,把绝大部分资金投向国债、债券、美国国内股票等高流动性、低收益率的资产类别。大卫·史文森对耶鲁捐赠基金的投资组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耶鲁模式”,大卫·斯文森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在耶鲁创造了佳绩,也向哈佛大学捐赠基金、麻省理工大学捐赠基金、普林斯顿大学捐赠基金、洛克菲勒基金会、希尔顿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等重要投资机构输出了领导力量。

大卫·史文森是PE基金的最早支持者之一,他开创了大学基金会投资于VC/PE基金的做法,影响了全球其它机构投资者对VC/PE基金的资产配置理念。在管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35年时间,大卫·史文森将这支高校基金的管理规模从10亿美元扩张至312亿美元。

在史文森执掌期间,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穿越了数次周期,包括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

在过去20年间,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9.9%,相对于市场平均收益率,创造了257亿美元的超额收益。

过去30年间,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12.4%,创造了341亿美元的超额收益。

根据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总额为312亿美元。

 

—— 开创投资领域的“耶鲁模式” ——

 

所谓“耶鲁模式”,其资产配置的表现形式为:以资产配置为出发点,多元化配置,进行分散投资;大比例超配长期投资、另类资产这样的能够穿越牛熊的配置方式。现金长年保持在10%以下,绝大部分时间都不到5% ;房产投资占比10%-20%;绝对收益、杠杆收购和风投占比最大;海外邦总结“耶鲁模式”有四个关键要点:

 

要点一:重视资产配置,改变传统模式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资产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分散的多元配置,同时在变化的投资环境中调整各类资产的配比。

传统捐赠基金一般保守地投资于美国股票和债券,斯文森认为这样的保守投资组合注定表现平平,收获比市场平均值更低的利润。

资料显示,刚接手耶鲁基金时,大卫·史文森也不知该如何管理,于是他雇用了耶鲁老同学 DeanTakahash 为自己的战略伙伴,两人花了数年的时间评估各种投资组合,考虑不同的投资战略。在与耶鲁投资高层多次沟通之后,大卫·史文森决定将投资组合理论付诸实践。他将原本投在国内股票债券上的大约3/4的耶鲁捐赠基金分散到一系列其他投资项目中,包括购买公司控股股权、基金和地产、木材、石油、汽油等硬资产。斯文森不强调对债券和现金的投资。他认为债券和现金只能带来低于市场平均值的回报。尽管斯文森的一些投资项目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但这些投资组合却恰恰验证了投资组合理论所预料的:投资组合降低了波动性,从而提高收益率。

 

要点二:“用时间换回报”,以流动性换取超额收益,偏好长期投资于另类资产,大比例超配能够穿越周期的资产。

“耶鲁模式”认为获得流动性是以牺牲收益为代价的,所以大量配置非流动性资产,比如私募股权,这样能够享受流动性溢价。

大卫·史文森接手后配置策略上强调长期投资,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率。重仓流动性很低的另类资产,包括绝对收益、实物资产和私募股权类资产。由于低流动性资产相对高流动性资产而言有更高的预期收益,两者的收益差额即可产生流动性溢价。

 

要点三:多元化投资的前提下,耶鲁模式强调严格的再平衡策略,避免择时操作。

耶鲁基金每年都会根据市场情况设置资产配置目标,以避免择时操作,降低风险。对于每一大类资产都有着明确的配置目标,并严格的执行再平衡的策略。意味着并不是追求买低卖高,而是通过不断调整资产的配置比例,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其每年都会根据当年市场情况,提前进行资产配置目标的设置。

耶鲁基金的超额收益极少来自于市场择时,在《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一书中,大卫·史文森曾写道,从本质上说,市场择时是对长期投资目标的否定。投资者需要在短期内对他们在长期投资时需要考虑的各项因素做出正确分析,但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而且,投资者需要承担与长期投资目标不符而造成的损失。

 

要点四:更好的长期价值投资是“投资于人”设立投资办公室培养基金管理人。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通过设立自己的投资办公室,不断培养专业人才,这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人因为业绩不佳而离开的情况。

在挑选基金人才上,斯文森很有眼光。他将耶鲁的捐赠基金分派给100多个不同的经理人,包括几十只对冲基金。他曾表示,对任何有才能的人都感兴趣,他喜欢有激情的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狂热的人,偏爱那些把自己的钱大量投入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中的经理人。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高瓴资本张磊职业生涯的起点便始于出色的基础研究,这个突破点发生在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招收他当实习生的时候。当时这不是一个常规性的安排,因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通常不接收MBA学生当实习生,但张磊给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留下了深刻印象。

 

海外邦借此文缅怀大卫·斯文森,借张磊先生的话结束这篇文章:“传奇永不落幕,我将永远感激与怀念这位导师和朋友。”

 

分享到:

推荐文章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立即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