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邦

网站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联系电话:15828337211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

聚合海外综合咨讯

疫情后的“新消费”及世界变化
2020-05-24 10:02:00
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经济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也刺激了新消费、新业态的创生。应对疫情影响,消费作为内需依然是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发力点。
从整个国内大环境来看,以下几个经济领域将被加速推进:

 

云经济时代加快推进。
智能数据化时代加速来临。
交通、物流和大量以人为载体的服务化功能,会进一步通过社会化方式,提升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而大消费行业一直是关系到民生生活和经济发展趋势重要的风向标,从消费行业层面来看,如今,新消费的一些趋势正在显现。

 

用户

消费的核心主力,从代际来看聚焦在两类人群:一类是出生在1980—1995的新中产。这群人已经逐渐有了稳定收入、家庭关系,是家庭消费中的核心决策力。一类是95后。95后诞生在互联网时代,相较上一代人有更多的信息接收渠道,更强的安全感。

 

从区域来看,智能手机用户已经下沉到三四五六线城市。拼多多2019年4季度月活跃用户达4.8亿,2019年GMV突破万亿,二三四线城市消费崛起的速度非常快。

 

需求

1.大体量的消费升级还会在基础消费(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的品类迭代中产生,包括餐饮、出行、娱乐等消费刚需。小众、高端消费还未能形成蓬勃力量。

在基础性消费品领域,会在方便性(例如方便面、自嗨锅)、健康性(高端肉类、护肤及护理、健康养生)等领域有较大增长。

在娱乐和内容领域,关注社会现实、正能量,关注个人成长、提高生活共鸣和满意度的内容,将会进一步成为主流。

 

2.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层,主要体现为以家庭为场景的消费,和以孤独经济为核心这两类新趋势。

家庭场景和关系,是中国人基本的生活纽带和连接。生活在二线城市的人除工作外的时间,有60%以上都是和家庭成员一起度过。

围绕家庭场景的新一代消费品迭代趋势非常明显。包括我们投资的大希地牛排、钟薛高雪糕、认养一头牛牛奶,都是家庭新消费中迭代的典型代表。另外,围绕家庭智能健康生活的3C和小家电、运动、养生等,增长也非常快。

另一类是孤独经济,围绕年轻人漂泊和一人场景的消费品和服务,包括宠物、潮玩、一人食、外卖、游戏和社交。老年人群体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人群,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是他们的核心消费主题。

 

3.短期受疫情打击同时又长期利好的领域:运动、旅行、健康养生、自我成长等。

疫情期间,年轻人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空前激发,消费意识已转变为消费行动力。疫情期间线下运动场馆停业,但健身课程线上直播的火爆就是直接反映。

 

供给

供给层面几个趋势凸显:

1.品牌化时代到来。仅从餐饮来看,线下休眠的情况下,外卖最快恢复,有强供应链和运营管理能力的品牌餐饮最快恢复。

基于信任和互联网化的内容传播和裂变为核心的社交电商中品牌的赋能能力进一步显现。加盟模式、品牌心智和传播影响力,成为公司抗风险能力中非常关键的核心支柱。

 

2.2B的基础赋能业务,正在加速。仓配一体化、产品信息数字化追踪、视频和云传输技术、用户信息管理和营销服务,需求明显。这类2B的服务型公司,将从原来的分散化和低价值,逐步形成细分行业的规模化垄断。2B服务的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缩短供应链环节是趋势。疫情和贸易战,使得全球化业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有宽松环境,国际化流通也将在较长时间里受疫情影响。就国内业务,供应链全链路国产化至关重要。国外业务,海外建仓,自建渠道和运维能力,甚至是在国外注册品牌,实现除生产外的供应链全海外化,也是趋势。

 

4.国内供应链有溢出,体现为一体化效率、品质和性价比的竞争力。核心差距在品牌文化、产品定义、供应链和销售之间的链路效率,在不同公司之间有较大差异。对企业综合能力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一流供应链企业服务一流品牌公司,阶层化在陆续体现,公司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开。 

 

营销 链接

直播在2019年如火如荼,出了薇娅、李佳琦和辛巴等几个代表性的大主播,其核心是通过主播链接了消费者和产品、消费场景,创建了新的消费者决策模式。同时各平台给予了场域、工具、流量的赋能。营销和链接端的趋势:
1.人、货、场中的场域将得到进一步延展,线下场域成为用户体验、品牌展示的新战场;但同时,线上和线下、平台和私域,数字化用户体验逐步实现一体化。
2.直播从独立的形式,变为一种方法和手段,会渗透到所有的平台和产品端,KOL、店铺、场景直播都成为常态。直播从卖货为主,拓展到全方位的内容营销、知识付费等领域。
3.品效合一的数字化投放和转化率,成为关键指标。触达和获取用户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且精准,留存和黏合用户的方式更加依赖于产品和服务。
大家都在感叹,这次疫情对各类2B技术和服务公司、线上公司(包括在线教育、视频内容、游戏等)能产生巨大的利好影响,但实际上2B公司从技术到产品化到规模化,2C公司从教育用户、到用户感知、到用户沉淀形成消费习惯,都是一个不短的过程。
除此之外,疫情过后,这个世界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各经济学家、金融大佬、企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也是各抒己见。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 Ray Dailo:
疫情的二阶后果将非常严重。债务的大规模货币化叠加债券收益率被推至0%(虽然这是必要的),这将降低持有美元债及其他储备货币计价债券的吸引力。贫富差距和政治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将影响财富和权力的分配。
欧洲央行前行长Jean-Claude Trichet:
此次危机的教训是,要提高全球所有经济体和公共、私人实体的韧性,并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世界上许多经济体部分生产和需求突然停止的情况做好准备。
我们不应该为了降低成本而仅仅依赖一个特定的服务或制品来源。全球层面上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多样化将是可持续的全球化概念的关键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高官Anne Krueger:
为了解决危机并将危机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限度,现在有充分理由进行国际合作和协调。
如果这种协调得以实现并取得成功,它将为下一阶段的国际合作、一体化和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然而,如果许多国家选择与世界其他地方隔绝,不与他们一起行动,危机将持续更长时间,民族主义加剧和一体化减弱的机会将大大增加,从而对整个世界造成损害。
高盛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师松井凯希:

疫情已经证明,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即使远离办公室的桌子也能拥有工作效率并创造价值。

对于像日本这样仍然倾向于以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来衡量工作表现的国家而言,我相信这可能会对工作场所的性别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日本能在工作方式上拥有更多灵活性,如果部分日本男性目前在家中所度过的空前大量的时间能鼓励他们承担更多家务,那么我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女性被解放出来从事全职工作。

这些“如果”很大胆,但其带来的经济增长可能是巨大的:高盛预计,消除性别就业差距可以使日本GDP增长10%;若女性与男性的工作时间比例上升到OECD平均水平,对GDP的促进可能会进一步增长至15%。

 

花旗首席执行官Mike Corbat:

在我们这个行业,原本难以避免与客户高度接触的金融活动不得已向线上转移。

从区块链上的信用证到数字客户端,再到IPO的虚拟路演,银行家们正在撕毁我们仅剩的一些纸面痕迹。

此前并不经常借由数字化方式来做事的消费者们也都在远程参与。

所有这些都让金融机构承担了更多责任,以帮助人们缩小数字化鸿沟。

我们需要做更多工作来让更多人进入正规经济,因为增加免费和低成本的数字服务将是未来经济复苏的关键。

内容来源:华尔街见闻、哈佛商业评论

分享到:

推荐文章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立即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