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邦

网站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联系电话:15828337211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

认知和财富共成长

向大师学投资:指数基金
2020-10-07 14:01:53

大师观点:

倘若投资者买入并持有指数基金,而不是勉为其难地买卖个股或主动管理型基金,那么他们的财务境遇就会好得多。那时我就大胆提出,买入并持有股市某个大型平均指数的所有成分股,投资业绩很可能会超过专业人士管理的基金,因为那些基金向投资者收取高昂的费用,在交易操作中支付大量的交易成本,从而使投资者的回报大打折扣。

先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设在1969年年初,某位投资者将1万美元投在一只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基金上,并且此后将所有的股利再投资于这只指数基金,那么到2014年6月,这一投资组合的价值就会达到736196美元。与此同时,另一位投资者用1万美元购买投资业绩中等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份额,那么这笔投资只会增值到501470美元。两位投资者的回报差别极大。截至2014年6月1日,购买指数基金的投资者要多赚234726美元,这笔差额比购买主动管理型基金份额的投资者的资产总值高出近50%。

Malkiel提出“随机漫步” random walk (是指将来的步骤或方向无法根据过去的历史进行预测)的基本观点:股市对股票的定价非常有效,连被蒙住眼睛的猴子朝报纸股票行情版投掷飞镖,完全随机地选出投资组合,也能获得和专家管理的投资组合一样的业绩。2/3以上的专业投资组合经理,其表现都比不上无人管理的以大型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然而,仍有学者和专业人士怀疑这一观点的可靠性。而市场专业人士为了对抗学术界的猛烈抨击,用两种武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来武装自己。1987年10月的股市崩盘、后来的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都使人们对有些人大为推崇的市场有效性又提出了质疑。

 

关于大师:

伯顿·马尔基尔 Burton G. Malkiel ,美国人,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我在华尔街一家顶级投资银行担任市场专员。一直是个投资者,并且是个成功的市场参与者,后来在一家跨国保险公司担任投资委员会主席,也在一家全球最大的投资公司担任董事多年,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理事会会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代表作品《漫步华尔街》。

 

指数基金:

什么是指数基金?请参见海外邦往期文章:被动投资工具-指数基金

 

文章内容节选于《漫步华尔街》

 

分享到:

推荐文章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立即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