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邦

网站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联系电话:15828337211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

认知和财富共成长

如何用金融思维提高自己未来的竞争力?
2020-10-21 17:31:52

投资传奇巴菲特,经常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护城河

在市场经济的体系里,哪一个行业有超额利润,不用多久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并引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好的公司,有能力在自己的主营业务周围挖一条“护城河”,以抵挡竞争对手来侵蚀他的市场份额,保住自己的地盘。投资者只有购买这样的公司股票,才可能获得长期的超额投资回报。

巴菲特的护城河,主要是讲公司的竞争力;但事实上,把类似的逻辑用在个人身上,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启发。下面就让我就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护城河来具体讲一下。

 

—— 无形资产 ——

公司中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两种:

● 政府特许权。比如石油,矿藏的独家开采权,烟草公司的制造和销售权,赌场的经营权等,都属于这种例子。

● 市场品牌:可口可乐,麦当劳,星巴克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个人身上,也存在无形资产,举个简单的例子,各种专业资质,比如律师执照,会计证,医生执业资格,金融分析师等,都是无形资产;这些专业证书,其实就相当于一种特许权,那就是只有通过考试,成功毕业的个人,才有资格从事那门职业;这样一种特许权,就一下子把可以竞争相同工作岗位的人数大大减少了,仅限于那些取得职业资质的人员。

所以,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动动脑筋,多想想如何获得属于自己独有的无形资产。

 

—— 成本优势 ——

公司中的成本优势,指的是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

在个人身上,成本优势体现在个人的效率。同样一件工作,别人需要花4小时,而你只需要花1-2小时完成,那就是你的成本优势。反过来,一样工作2小时,如果你的产出比别人多,那也是你的竞争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文字输出。在现代社会,有很多工作都需要员工具有写的能力。写报告,写文案,写总结,写计划等等。而那些靠写字吃饭的工作,比如记者,小编等,就更强调写的效率了。

建立个人成本优势的方法,无外乎:

熟能生巧,多加练习。

● 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 转换成本高 ——

转换成本高的意思,是当用户习惯于使用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后,如果要转去其他竞争对手,会造成很多不便,带来转换成本。

在个人层面,转换成本高的意思,就是个人的技能或者经验到了无可替代的程度,或者即使可以替代,也会为雇人单位带来很多“转换成本”,因此宁愿多花点钱,留住当事人。

在现实中,有两种转换成本高的例子:

●  对于其他个人来说,转换成本高,比如领导一般都有自己用的“顺手”的下属。时间长了,领导和下属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关系,渐渐就成了固定拍档。以后领导升迁,或者转去其他单位,也会倾向于把老部下带去。一些足球教练,每次换俱乐部执教,都会带几个自己最喜欢的球员,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也是这个逻辑。

●  是对于机构单位来说,转换成本高,比如技术公司中的CTO骨干,投资公司中的CIO首席投资官,制药公司中的首席科学家等等。他们拥有公司的核心技术,或者算法,或者策略,他们本人就是公司的最大财富和专利,因此建立了独特的竞争力。

 

—— 网络效应 ——

网络效应的意思,是使用的人越多,其服务或者产品的价值就越大。当使用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就很难撼动。

在个人层面的网络效应,可以指TA的交际圈和人脉网络。在各个年龄层和圈子里,总有那么几朵“交际花”。他们左右逢源,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认识一些,其通讯录的广度和深度往往令人惊叹。强大的网络效应,在某些行业(比如媒体记者)和工种(比如电信销售),有很大的价值,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提高个人竞争力的本质,在于获得自己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能力。不管哪种护城河竞争力,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努力和提升。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然后长期坚持。少年,努力吧!

 

原文作者:伍治坚,海外邦编辑整理

分享到:

推荐文章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该网站由竹子建站创建 立即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