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和融入您的海外圈子
出国留学的目的,不仅出了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在体验人生经验之外,还得融入当地文化,扩充自己的社交圈子,开拓眼界。
很多人都觉得出国留学的生活很丰富,可以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其实很多时候中国留学生都还是在中国式圈子里交友,那么如何才能走出中国式圈子呢?!海外邦给您如下建议:
首先来讲并非中国留学生总是在一起扎推,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的学生也都会扎堆,只不过他们的特征不像中国人这么容易区分,所以你不觉得他们是在扎堆。比如那些韩国和日本的学生,他们也都扎堆,只不过有时候他们被当成了中国人。其实,融入或抱团,都很正常,印度人也喜欢扎堆内部交流,非洲人也喜欢凑一起自己小圈子,放在任何国家都是很正常的。也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个人选择罢了,毕竟要融入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而每个留学生都会面临一个3S魔咒:Study、Social、Sleep,很多人只能三选二。
但是如果你想融入想去交朋友,那就大胆尝试,海外邦认为可以先尝试通过互联网打开自己,与他人建立联系。
比如,通过Twitter、Instagram、Facebook等国外社交软件关注、结实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接着参与沙龙、聚会等线下活动,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不要害怕犯语法错误,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肢体语言。”
海外邦建议您:有意识地培养公共演讲力
在国外,大多数人都有广泛的爱好和才能,他们不愿意被一个小圈子所束缚。如果您有各种才艺或者您愿意主动接触当地电影、音乐、运动、美食等,会无形中为交友增加资本和话题。
去健身房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健身房,老外对于健身是很热衷的,对于自己的形体是很在乎的,在健身房,很容易遇到新朋友,有了健身,聊天也不用刻意找话题。前提是你也对健身感兴趣哦!
去兼职打工
打工更容易交到朋友。当然,这里指的是local的工作,比如本地人开的咖啡馆、餐馆等。打工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为了完成工作,您不得不和他们交流,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
加入各种社团
挑一个您喜欢的有兴趣的社团加入进去,大家都是有相似兴趣爱好的,更有共同语言。共鸣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文化、语言差异;如果您的语言不好,可先与会些中文的ABC交流,或者先从一些中国留学生社团入门,认识一些有趣的学长也可以让您少走弯路;如果说您成为一个社团的主干或者干部,就可以提高各项能力,在美国就比较看重领导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放在简历上的,对以后找工作也是一个好处,也更能融入大学生活,最主要是能够多了解国外的文化生活。
找外国室友
可以自己整租一个房子再去找室友,只是找室友的时候一定要把好关。建议找已经工作的室友,这样的人比较成熟,生活节奏稳定,而且混熟了之后可能提供一些帮助。
志愿者工作
国外的义工组织比较发达,义工活动也丰富多彩。两周或一个月的义工活动,会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中更加亲近,不会因文化背景和语言的不同陷入“没话聊和不知道怎么聊的”社交困境。
主动找老师交流
海外的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您是非常独立的,你如果不去主动沟通的话,老师会认为您是全都明白,没有问题的。因此为了您的学业更要多跟老师沟通交流,大部分老师也乐意与学生沟通,当然这些老师的资源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当地社会资源和全球的学生网络,相信通过跟老师交流沟通,您还可以拿到一些额外的工作机会和其它的惊喜。
约上朋友组队旅游
旅游可能也是一种扩充社交圈子的方式,留学期间学习之余还可以多去这个国家的各个地方走走转转,您可以通过网络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旅游活动,很多青年旅社也是您认识各种朋友的通道,这对您深度了解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和寻找兴趣相投的朋友也非常的有帮助。
其实,了解国外文化也是每个留学生留学生涯的一部分,留学生应抱着融入的心态,克服语言沟通瓶颈,去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让自己走出“中国式圈子”,为自己的留学生涯增添不一样的精彩,毕竟您的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有您的青春也不可辜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