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的,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
2021年2月4日,是第22届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本次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预防癌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国际抗癌联盟是全球最重要的一个肿瘤防控权威组织,它于1933年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覆盖109个国家和地区,该组织拥有346个会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也是它的会员单位之一。
—— 什么是癌症? ——
癌症是一个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2004年,癌症死亡人数达74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和乳癌是每年大多数癌症死亡的罪魁祸首。 男女最常患的癌症类型有所不同。 超过30%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烟草使用是癌症单一最重要的的危险因素。 癌症由一个单细胞变异造成。这种变异可由外部因子和遗传基因因素造成。 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将继续增加,2030年,死亡人数预计将达1200万。
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通称,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使用的其它术语为恶性肿瘤和赘生物。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癌症的一个定义特征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毗邻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这一过程被称之为转移,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 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每年导致癌症总死亡率的主要癌症种类为:
肺癌(130万死亡) 胃癌(80.3万死亡) 结肠癌(63.9万死亡) 肝癌(61万死亡) 乳癌(51.9万死亡)
超过70%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将继续增加,2030年估计将有1200万人死于癌症。
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种类(按全球死亡人数排序)为:
男性: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
女性:乳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子宫颈癌。
—— 癌症的成因 ——
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一、外源性因素
① 生活习惯 如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约1/3因癌症而死亡的患者与吸烟有关,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摄入大量烈性酒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高能量高脂肪食品可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饮用污染水、吃霉变食物可诱发肝癌、食管癌、胃癌。
② 环境污染与职业性 空气、饮水、食物的污染均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的与环境有关的致癌性物质包括:砷、石棉、联苯胺、4-氨基联苯、铬、乙烯雌酚、放射性氡气、煤焦油、矿物油、偶联雌激素等等。环境中的这些化学的或物理的致癌物通过体表、呼吸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诱发癌症。
③ 天然及生物因素 天然因素也可以致癌,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其中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DNA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RNA病毒如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此外,细菌、寄生虫、真菌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致癌,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系,埃及血吸虫病被证实可诱发膀胱癌,黄曲霉菌及其毒素可致肝癌。
④ 慢性刺激与创伤 创伤和局部慢性刺激如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⑤ 医源性因素 如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细胞毒药物、激素、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均有致癌的可能性。
二、内源性因素
① 遗传因素 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即所谓的遗传易感性,包括染色体不稳定、基因不稳定以及微卫星不稳定。如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者,因存在胚系细胞APC基因突变,40岁以后大部分均有大肠癌变;Brca-1、Brca-2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相关,发生率达80%以上。
② 免疫因素 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AIDS(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③ 内分泌因素 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是肿瘤诱发因素之一,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全球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全球老龄化趋势及人口的增长;二、与致癌性相关的行为活动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08年全世界约有1270万癌症新增患者,760万死于癌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癌症新增例数达56%,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不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1320万。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肿瘤,而肺癌是男性患者中最常见肿瘤。
—— 如何预防癌症? ——
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因其所在的器官、部位以及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恶性肿瘤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无特异性,等患者出现特异性症状时,肿瘤常已经属于晚期。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据此提出了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促癌剂、加强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癌措施。近年来的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如乙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结直肠腺瘤进行化学预防等。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包括:
① 对癌症危险信号(如持续性消化不良、绝经后阴道流血、大小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的认识和重视;
② 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③ 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
④ 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
⑤ 肿瘤自检(对身体暴露部位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最后对于癌症的预防,海外邦美国医疗专家给除了最简单癌症预防建议: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适度的有氧身体锻炼,快走、慢跑、游泳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请记住了哦!!!